close

       軍旅生涯第59天,這次科長新交代的任務是釐清侯硐的建築元素,區分侯硐與金瓜石、九份的不同,在出發往侯硐之前,以前往侯硐三次的記憶搜尋,我不禁納悶侯硐不也是油毛氈屋頂、磚造房屋、磚造欄杆嗎?哪裡有所謂的侯硐特有建築呢?這一切的謎底得由兩個部分來討論:
        1.現場調查:現場調查時,油毛氈屋頂還是佔大多數,後續的鐵皮搭建不列入傳統元素,另外較特別的是侯硐文史工作室和車站前其中一戶屋頂是磚瓦式,但這磚瓦和一般閩南建築或日式建築的文化瓦不同,曲線較平,另外是建築物的外牆,磚造比例較低,反而是塊石堆砌較多(以傳統建築為比較基礎),後續改建的房屋則以洗石子牆面為多數,故建築外牆為灰色調居多,屋頂以黑色調居多,磚砌欄杆則混合有花樣之空心磚搭配,饒富趣味。
       2.網站資料收集:對於現場調查的結果有點意外,因為一般煤礦周圍應該有磚窯場(煤的取得便宜),所以猜想磚牆的比例較多,但是調查指出塊石牆面比例較高,這從這附近的地名可以得知,『大粗坑』,以往古地名只要有粗坑兩個字出現的,即意謂土石流出現的地方,所以塊石的原料取得較為容易,因此這個地方以塊石築牆似乎也不足為奇了。
       另外是傳統建築以外的鐵皮搭建頻繁的原因,最主要是這邊的土地亦非居民所自有,鐵路對面的平地都是台鐵公有土地,後面山坡則為2~3位大地主,且後面山坡之建築,是連機車都無法到達之山坡,所以建材搬運困難,且土地不是自己的,大規模翻修似乎也不符合經濟效益,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,由土石流的溪溝中取出石塊堆砌,以杉木為梁柱,鋪以油毛氈為屋頂,一切似乎就相當符合歷史及地理背景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edog 的頭像
    skyedog

    金瓜石樂活日記~LOHAS

    skyed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